首页

国产足交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16:01:26 作者:江西持续降雨 鄱阳湖水位上涨突破12米枯水位线 浏览量:19818

  中新社杭州10月3日电 题:外媒观国际体育视觉设计展:多样亚洲文化“潮涌”互鉴

  作者 董易鑫

  “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的时候,有一幅含有大象元素的体育海报吸引了我,让我对运动产生兴趣。那一年,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,因为这些有趣的海报了解到很多体育运动,这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。我相信,杭州亚运会所传递的精神、文化,也将影响亚洲更多人。”来自印度的记者罗希特如是说。

  10月3日,多家海外媒体走进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,观赏“社会·公众·文化——国际体育视觉设计展”。其间,罗希特看到宣传海报不禁情感共鸣,向其他记者们分享自己的儿时经历与感悟。

10月3日,来自黎巴嫩的记者萨利姆(左一)对着镜头,介绍展馆的数字化互动体验。 董易鑫 摄

  据悉,“社会·公众·文化——国际体育视觉设计展”以两百余份海内外经典体育海报文献、杭州亚运会视觉设计方案为主要内容,向公众展示体育所创造的多元价值,以及体育发展在社会、公众和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。

  “体育常常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,体育设计则是透过对体育内涵的挖掘和形态的探索,帮助公众进一步了解体育文化,促进和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。优秀的设计无不以具有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象征物作为概念来源,通过优秀的体育视觉设计,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、欣赏和尊重多样化的人类文明。”策展人蔡仕伟在现场介绍。

杭州亚运会会徽“潮涌”。 (杭州亚组委供图)

  “杭州亚运会会徽‘潮涌’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?”来自伊朗的记者穆罕默德提问。

  “浙江的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,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、赛道代表体育竞技、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、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。虽然融合了多个元素,但是整体和谐统一。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杭州亚组委设计总监宋建明作答。

  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、和而不同也体现在展览的细微之处。区别于以往的“单向”讲述,这场展出设有数字化互动环节,观众可以在体验平台输入文字内容,系统便可生成一幅既含有定制元素,也展现中华文化特色的AI设计图样。

10月3日,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张春艳(左一)向海外媒体介绍展馆的相关情况。董易鑫 摄

  来自黎巴嫩的记者萨利姆输入了“我爱我的孩子”“黎巴嫩贝鲁特广场电视台”等字样,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记者阿尔玛斯输入了“我爱我的妻子”。随后,大家将各自的AI图样拍照留念。

  “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,这是第一次,很神奇。我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加入到这场展览,而不仅仅是用眼睛看一看,这样的展览太棒了。”阿尔玛斯说。

  活动尾声,萨利姆用“Amazing!(令人惊叹!)”评价此次观展经历。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我看到中国不同时期的体育海报,让我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发展变化,设计越来越精美,传达的重点也有所不同。”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州今年将建设百个高质量就业社区(村)

汪文斌:中方已多次就日本政府强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表明严正立场。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的反对呼声,不顾国际社会对排海计划的正当性、合法性、安全性的质疑,漠视排海计划损害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,执意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,是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。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,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。

哈尔滨市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李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二、在中非中国企业和公民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依法合规经营,及时足额纳税,保护生态环境,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。从事有关经营开发业务,必须在中非相关部门注册登记,通过合法手段申办许可证,不得无证经营,不得偷税漏税,不得非法入境,不得非法居留,不得破坏环境。

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 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

2022年5月31日起,三溪堂国药馆与三溪堂保健院的业绩并入同仁堂医养财务报表,值得一提的是,若以2022年5月31日两家公司的净资产总额5102万元的规模计算,其收购溢价率超860%。此外,为完成三溪堂的收购事项,同仁堂医养将三溪堂保健院43.7%的股权、三溪堂国药馆43.75%的股权质押给提供贷款的银行。

2024年中欧班列“商西欧”专列发车 助秦岭山货“出圈”

当下的雄安,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。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14亿元人民币,开发面积覆盖190平方公里,4251栋楼宇拔地而起。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、内部骨干路网、生态廊道、水系构成的城市建设“四大体系”基本形成。地上、地下、云上三座“城”共同建设、共同生长。一座现代化城市正拔节生长、蓬勃发展。

刘国中出席中国西班牙论坛第九次会议开幕式并致辞

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14日在北京发布《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》(下称报告)称,2022年,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2470亿元(人民币),同比增长15.6%。全国电源工程建设投资7464亿元,同比增长27.2%。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5006亿元,同比增长1.8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